世界上總獎金最高、可能也是影響力最大的電競賽事,DOTA2國際邀請賽(The International),重回上海。
9月14日晚,TI2025總決賽前,DOTA2游戲開發(fā)商Valve公司在德國漢堡巴克萊體育館向全世界千萬玩家宣布:明年夏天,TI2026將在上海舉辦。這將是自2019年TI9以來,第二次在上海舉辦的TI。上海也成為西雅圖之外,唯一一座承辦多屆TI的城市。
這些年,越來越多國際頂級電競賽事走出歐美澳,開始選擇以上海為代表的亞洲城市。電競“三大賽”——DOTA2國際邀請賽、反恐精英世界錦標賽、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,輪番落地上海。
頂級賽事為什么都選擇上海?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,上海非??粗仉姼?,對賽事乃至整個電競游戲生態(tài)的支持不斷加強,辦賽的規(guī)格、水準逐年提升。
這背后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趨勢:電競賽事的影響力早已超出了賽事本身,甚至超出了游戲電競產業(yè)。而上海,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。
7年前的TI8決賽前,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出現在了溫哥華羅渣士體育館的大屏幕上。
在一部大篇幅介紹上海城市形象的宣傳片末尾,翁鐵慧站到梅賽德斯-奔馳文化中心前,感謝Valve選擇上海。她承諾:上海將對舉辦此次賽事給予“全力支持”。
此前,幾乎每屆TI都被放在Valve的老家西雅圖。這家一向喜歡留在舒適區(qū)的作坊式公司,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,選擇了一個有些陌生的東方城市。
對此,Valve掌舵人Gabe Newell并非沒有猶豫。但上海最終還是打動了他。
多位上海市領導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為TI9與其他電競重點項目站臺——這在過去是較為少見的。上海還在黃浦江畔的陳毅廣場舉辦賽事推廣活動,并喊出城市推廣口號“Shanghai, Let’s meet!”。這樣的宣發(fā),規(guī)格與同年兩項頂級傳統體育賽事——F1中國大獎賽、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不相上下。
從政策面看,上海自2017年首次發(fā)布“文創(chuàng)50條”并提出“促進電競比賽、交易、直播、培訓發(fā)展”以來,“電競20條”“三年行動方案”接連推出,彰顯了打造“全球電競之都”的決心。
實際行動上,浦東新區(qū)政府與世博管理局拿TI9對標同期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,保障手勢也提到了同級別。除了提供梅奔中心這一頂級會場,以及其他一應頂級的硬件設施外,公安、消防、醫(yī)療、城管等十余個職能部門還建立了與主辦方的“一對一即時對接渠道”,解決貨車停放、醫(yī)療綠色通道等具體問題。
事實證明,TI9舉辦得相當成功,得到了行業(yè)、俱樂部和玩家們的廣泛好評。也難怪Gabe在賽事上破天荒地用中文喊出:謝謝上海!
政府的支持不僅體現在賽事舉辦的那個周期,從更早的時候就已浸潤上海電競生態(tài)圈的土壤。
2013年,由各俱樂部發(fā)起的ACE聯盟(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聯盟),在上海政府的支持下,來滬舉辦了首屆WPC聯賽。從此,該聯盟及賽事就此扎根上海。出于參賽便利性的原因,許多本來分散在各地的俱樂部,都慢慢搬來上海。
在靜安區(qū)靈石路,一批從上海游戲風云頻道走出來的資深電競人開了家叫ImbaTV的電競公司。后來,靈石路上電競企業(yè)越來越多,形成了完整生態(tài),這條路也被業(yè)內稱作“電競宇宙中心”。位于浦東新區(qū)的Mars耀宇傳媒,則承辦過TI之外影響力和規(guī)模最大的DOTA2賽事——DOTA2亞洲邀請賽(DAC),積累了豐富的國際電競賽事承制經驗。
上海的基礎設施、開放程度、國際游客接待能力也在國內領先。到TI8舉辦時,完美世界時任CEO蕭泓這么評價上海:這兒的環(huán)境、市場和產業(yè)鏈已經到了成熟度非常高的程度,是整個東亞最具條件舉辦國際電競賽事的城市。
作為一家上海的游戲公司,完美世界是Valve多款游戲的中國代理商。蕭泓的話,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Gabe當時的看法。
TI9成功舉辦后又過去了6年,Gabe的選擇與蕭泓的話得到現實的進一步驗證。時至今日,國際頂級電競賽事選擇上海的原因已毋需多贅述。而上海擁抱電競的意義,則始終在不斷深化。
最直觀的,是賽事帶來的經濟效應。在當下強調文旅商體展聯動的背景下,這份經濟效應顯然不限于門票收入。
2024年,倫敦舉辦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,門票與外地觀眾在當地的住宿、餐飲、交通等消費,為倫敦累計帶來了1200萬英鎊的經濟收益。尤其是電競賽事吸引的都是高消費意愿的年輕人群,能在短時間內帶來顯著的直接經濟收入和間接消費拉動。
由此延伸,賽事還能進一步打開城市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,帶來更長尾的效應。那些點擊量輕松超千萬甚至上億的賽事宣傳片,往往比城市形象宣傳片有用得多。許多國際知名度不算太高的城市,正是依靠舉辦賽事,一舉打開市場。
為什么沙特這兩年要斥巨資舉辦電競世界杯?看看首都利雅得游客數量的增長就知道了——2024年夏天,賽事舉辦的8周,利雅得游客數量較上一年同期增長了驚人的29%。
即便是那些國際大都市,也希望借此塑造更創(chuàng)新、包容、年輕的多元化城市品牌。巴黎曾通過埃菲爾鐵塔為電競比賽亮燈,成為全球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,極大提升了城市在年輕群體中的吸引力。
當前AI算力的基石——圖形處理器,最早就是為游戲服務,用來加速圖形渲染任務的。而GPU巨頭英偉達CEO黃仁勛今年第三次訪華時,在鏈博會上的演講中專門提及了一批中國游戲公司,因為游戲是最早和最廣泛試驗應用AI技術的行業(yè)之一。
游戲電競與AI產業(yè)的高度關聯性,也使二者在雷火競技人才需求上呈現高度的交叉與重合。許多游戲大廠都通過投資、自研、合作等方式,加速AI布局,比如上海著名AI企業(yè)Minimax背后,就有上海游戲巨頭米哈游的投資。
電競賽事對游戲電競行業(yè)發(fā)展有引領作用,而游戲電競又對AI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起到推動作用——這是上海應看到的趨勢。
電競賽事在多個維度具備影響力,意味著上海在建設“全球電競之都”的路上,不僅要著眼于提升辦賽水平,還要有更系統綜合的思維與手段。
比如,在承接過“三大賽”之后,或可將發(fā)力方向轉到打造標志性自主賽事IP。
科隆和卡托維茲兩座歐洲城市提供了很好的范本——一年一度固定時間舉辦頂級大賽IEM,讓賽事和城市實現深度綁定。全球玩家們聊到電競賽事,就繞不開這兩座城市。對上海而言,投資培育本土賽事,或與國際頂級賽事形成長期穩(wěn)定合作,更有利于打響城市文化、提升持續(xù)吸引力。
又比如,可以更大膽地使用城市地標,或突破其他常規(guī)宣發(fā)手段,使其與賽事形成更多能“破圈”的聯動。
2019年,F1賽車在上海頂流商圈新天地進行了一場街頭表演,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突破,涉及各方面硬件、規(guī)則的調整與審批。今后,這樣的嘗試不妨再多一些,讓電競和各類賽事真正成為激活城市文旅商體展的超級鏈接。
至于游戲電競與AI的交叉發(fā)展,不只是在賽事中應用AI技術,而是要從更底層、更上游就介入。
在傳統的3A游戲開發(fā)領域,歐美和日本游戲公司有巨大的先發(fā)優(yōu)勢。這些年,中國游戲公司在手游方面實現了換道超車,但這些手游很難形成電競賽事這樣現象級的線下宣發(fā)窗口。
中國在AI技術上的領先,也許能提供新的破局方法。如果上海能引導本土游戲企業(yè)與AI企業(yè)合作,借助AI技術開發(fā)出風靡全球的電競游戲,那將為產業(yè)生態(tài)、城市影響力競爭力等各方面帶來更深更廣更強的賦能。